文/吳南逸醫師 吳南逸診所
人生都有低潮的時候,
但是真正的憂鬱,沒有體會過的人是不會了解的。
人們會說:「沒事的」、「不要難過」、「要振作」、「不要想太多」、「事情過去就好」...
經歷過的人都知道,這樣的安慰是沒有用的,
心情低到谷底的時候,根本不會想要做任何事、見到任何人,連說話本身都覺得疲憊。
最好能夠挖個地洞躲起來,跑到沒有人認識的地方,或是乾脆從地球上消失。
腦海中盤旋的幾個念頭:得不到幫助、看不見希望、活著沒有價值、充滿悔恨內疚...
心裡頭有個聲音呼喊著:「沒有用的」、「放棄吧」、「如果可以不要再醒來該有多好」...
支持與鼓勵變成一種壓力,有時候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,
讓人覺得心情低落是自己的錯、是不被容許的,
因為痛苦的人沒有悲傷的權利,
對於幸福的人,憂鬱更沒有存在的理由。
站在最明亮的地方,內心卻被黑暗所填滿,
光的背後,隨著距離而逐漸延伸擴大的陰影,
優雅的笑容變得黯淡,
一轉身便被巨大的力量所吞噬:空虛、失落、寂寞、孤獨...
與這個世界隔絕、徹底斷裂,再也回不到從前的覺悟,
因為理解生者的痛苦而選擇繼續存在,直到軀體隨著時間而逐漸腐敗毀壞。
就像托爾斯泰在《安娜‧卡列尼娜》的開場白:
「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」
幸福快樂的笑容看起來都很相似,即便如此,
我們不能忽略在光的背後,總是有影存在的事實,
憂鬱的存在也各自有不同的理由。
憂鬱存在的理由,
或許看起來顯而易見,但是大部分的時候總是隱晦不明,
可以沒有任何徵兆或原因,
但是不容否定,就如同我們無法抹滅過去或減輕現實的痛苦,
透過理解這一切,卻可以試著與痛苦共存,
或是用另外一種姿態存在著,讓生活不再那麼令人難以忍受。
憂鬱始終存在著,
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,也必須被理解。
因為惟有透過理解,人們才不會感到困惑、茫然、不知所措...
而留下任何遺憾。
或許這就是憂鬱存在的理由。